低对比度细节检测模体是评估影像系统(如医学成像设备、工业无损检测装置等)性能的重要工具。以下是其使用步骤:
1.准备阶段
-放置位置:将模体放置在正确的位置,通常需确保它与X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,或直接置于影像接收器表面中间位置/接近影像接收器处。这一步骤对后续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,因为距离会影响成像效果和对比度的呈现。
-参数设置:根据模体说明书的要求,选择合适的管电压、滤过条件以及射野距离(SID)。这些参数的选择应基于具体的检测目的和设备特性,以保证能够充分激发模体的测试功能。
2.曝光获取影像
-覆盖照射野:调整照射范围,使整个影像接收器都被涵盖在内,然后进行曝光操作。一般以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约5 μGy为目标剂量对影像接收器进行曝光,从而得到用于分析的影像。
-优化显示:在观片灯箱上或工作站显示器上观察所获得的影像细节,通过调节窗宽和窗位等设置,使影像细节达到清晰的显示状态。这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低对比度区域的细节信息。
3.观察记录结果
-细节探测:按照模体说明书的规定,仔细观察并记录在影像中能够探测到的细节。这些数据反映了被测系统的低对比度分辨能力,是评价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。
低对比度细节检测模体能通过模拟不同尺寸与对比度的细节特征,反映成像设备的阈值对比度细节探测能力(TCDD),尤其适用于计算机数字X线摄影系统(CR)和直接数字化成像系统(DR)的性能测试;其测试结果可以绘制在阈值检测指数曲线上,从而实现对影像成像质量的快速定量检测。这有助于客观地评价X射线放射影像系统和CR系统的成像效果。